见证历史!关税战大反转 美股暴力拉升告别熊市?

特朗普周三决定将对不采取报复措施的国家推迟“对等关税”90天!美股隔夜上演史诗级大反攻,纳斯达克上涨12%(历史第二大单日涨幅),标普500收涨9.5%2008年来最大涨幅),道琼斯上涨7.8%2020年来最大涨幅)。七巨头暴力拉升,期中特斯拉+22.7%,英伟达+18.7%

周四早盘,日经指数涨幅一度接近9%,恒生指数上涨4%,黄金逼近3100美元关口。市场情绪大幅回暖。

特朗普收手?

过去一周的“对等关税”就像是特朗普自导自演的一场秀,但股市暴跌,民调下滑、经济衰退预期升高等因素让其不得不提前结束这出闹剧。

特朗普本人是关税政策的坚定拥护者,且关税政策可以通过行政命令直接生效(绕开国会立法程序),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政策工具和谈判筹码,因此主观上他应该不会轻易放弃。

特朗普挥舞“关税大棒”威胁打破原有的全球经贸体系,一边是通过制造恐慌和经济衰退迫使美联储降息从而降低举债成本,一边是迫使各国做出更多让步,如购买美国商品(如农产品和能源)和美债,或本币升值。如果这两个目的都能实现,无疑是变相完成了美国的“债务重组”,此时是否真的增加关税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。至于制造业回流,那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到目前为止关税威胁并没有真正落幕。10%的基础关税仍然存在,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部分产品,以及汽车、钢铝等的关税政策也继续执行,并且特朗普还将对中国的关税提高至125%

但过去三个月政策反复暗示着关税这张牌的威力将逐渐降低,而此前向全世界“无差别打击”的特朗普也可能逐渐将重心转向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。

美股强势回归还是熊市反弹?

在过去的一周,华尔街对经济前景做出了悲观的预测。高盛将美国衰退概率从35%上调至45%,摩根大通的预测为80%。在极具破坏力的关税政策冲击下,市场联想到了1929年的股市崩盘以及随后的大萧条,最好的预期也是轻度衰退。不过在关税暂缓后,衰退预期适度降温。

至于美股昨天的暴力反弹,以标普500为例,惊人的单日涨幅能排进历史前十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历史上大部分的超级反弹都发生在1930年代、1987年、2008年,以及2020年,即熊市反弹。

但和此前的熊市反弹不同的是,此次的经济和股市的动荡既不是周期性衰退、也不是突发性事件,而完全是由特朗普个人因素主导的,因此完全有机会进行修复。如果经济能够避免衰退,美股有望彻底摆脱“熊市”并避免第二波的下跌浪。在关税威胁暂时降温的情况下,经济数据将帮助投资者检验经济运行状况。关注周四的美国CPI和周五的消费者信心指数。

但若特朗普继续通过关税冲击全球经济,纳斯达克100指数或最终跌向14000点附近。

抛开关税因素,美国科技股本身也面临着“价值重估”和“盈利增速放缓”的压力。本周开始的美股财报季将给出最新的业绩指引,这对美股能否延续反弹至关重要。

NASDAQ 100 周线图

来源:TradingViewForex.com

20250410 - 001 - 02 - NAS100_2025-04-10_11-31-34

美联储降息预期小幅降温

随着关税政策的反转,美联储“保经济”还是“抗通胀”的两难处境稍有缓解。利率市场预计今年降息3次,低于上周预测的4次,5月降息概率大幅降低,而6月降息概率在75%左右,但仍存在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。美元指数继续徘徊在103附近,下行压力并没有明显缓解。

从更长的周期来看,“去美元化”的进程可能会加速。一来是哪怕温和的关税增加也会令全球贸易,尤其是各国对美贸易萎缩,从而减少美元在全球的流通和使用(也有规避风险的考量);二是若美国真的能缩小贸易逆差,那么其金融账户的顺差也将相应减少,这意味着全球投资者会降低对美债美股等资产的风险敞口。无论如何都会导致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受到影响。

黄金重回巅峰?

在度过了全球市场恐慌性抛售后,黄金在2970一线获得支撑,周三的强势反弹再次吹响了冲击历史高点冲锋号。

无论关税政策如何演绎,黄金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以及“去美元化”的背景下,有望继续获得央行、机头、以及个人投资者的青睐。在3050美元上方对黄金前景保持乐观,并关注通道上轨3200一线。

XAUUSD 日线图

来源:TradingViewForex.com

20250410 - 001 - 03 - XAUUSD_2025-04-10_11-57-21

中美交锋 不只是贸易战

特朗普2.0期间已经对中国累计加征了125%的关税,远高于其竞选时声称的60%。中国也第一时间上调美国进口关税并宣布了其他反制措施。

数据显示,2024年,美国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经降至12%,对美顺差占总体贸易顺差的比重降至30%左右,远低于2018年第一轮中美贸易战期间。

另外从双方进口品类来看,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以手机、玩具、家具、计算机等终端消费产品为主,关税会以非常直观的方式体现在物价上,而且这部分产品很难找到大规模的平替。反之,中国的进口主要是大豆、天然气、原油、半导体等,属于中间产品且存在进口替代。而且作为制造业超级强国,中国又有着巨大的内需潜力,因此能一定程度抵御关税冲击。

和特朗普1.0时期不同,当前中美的交锋可能不只是停留在贸易层面。

如果特朗普关税战的目的是迫使各国货币升值以及购买更多美债,那么近期人民币的贬值无疑是反制措施之一,这也可能将“战场”从贸易延伸至金融领域。本周美国长端国债利率快速升高的背后,市场猜测可能是中国等海外央行正在抛售美债。